张启春,女,生于1965年,湖北省松滋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启春教授于1981-198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2-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2010年受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安德鲁·杨政策研究学院从事访问研究。2005年被聘为教授,2011年6月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导师。
张启春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与公共政策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过5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人事部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湖北省重大招标项目2项、湖北省社科项目1项。在《财政研究》、《财贸经济》、《江海学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江汉论坛》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各1部。完成课题研究咨询报告3部。《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调控――财政平衡机制和支持系统》(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指导的2篇硕士论文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
一、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邮编:430079
E-mail:zhangqich@mail.ccnu.edu.cn
二、学历及工作经历
1988.6-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法商学院、经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被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9.9-2010.8 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安德鲁﹒杨政策
研究学院从事访问研究
合作导师:Roy Bahl; Jorge Martinez-Vazquez
2005.9-2008.7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导师:高培勇教授、研究员、学部委员
2002.9-2005.7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经济学博士,导师:陈秀山教授
1985.9-1988.6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
1981.9-1985.6 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本科毕业,法学学士
三.研究领域及专长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财政与公共政策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
1.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差异、区域发展环境等问题研究
2. 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间财政关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与地方公共品提供等问题研究
四、著作、教材、研究报告及部分发表论文
(一)著作及教材:
《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调控——财政平衡机制和支持系统》,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公共财政学教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006年1月,2007年1月第2、3次印刷。先后多次印刷。
《社会保障制度论—中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二)研究报告: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财政平衡机制与政策研究》,2012年10 月。
《“湖北营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研究”咨询报告》,2012年8月。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研究》,2008年9月。
(三)部分发表论文
1、“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平衡机制:以加拿大经验为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2、“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基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3、Cause and Features of the Reform of American Inter-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ISTP全文收录,2011年6月。
4、“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集聚发展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5、“美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改革及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
6、“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间转移支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7、“中国区域差距与征服财政平衡机制----一个包含量大支持工具的理论模型和数据模拟”,《财贸经济》2008年第1期。
8、“人口迁移、就业机会与基本公共服务—以湖北迁出人口为例”,《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6期。
9、“浅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
10、“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属性及经费分担机制探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1、“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分析(1985-2005)”,《学术界》2007年第4期。
l2、“关于统一城乡税制相关问题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6期。
l3、“中国财政扶贫:基于区域均衡视角的评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部分转摘。
14、“区域差距的政府调控:趋势预测与阶段性目标选择”,《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5、“中国的财政扶贫与区域均衡发展”,《学术界》2006年第1期。
16、“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区财力差距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l7、“政府国债资金使用与区域社会福利增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全文转载,2005(2)
l8、“我国转轨时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体系及其分层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l9、“缩小东西部差距:德国财政平衡制度及借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0、“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调整的预期效应分析”,《江海学刊》2003年12期。
21、“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区域均衡效应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2、“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3第5期全文转载。
23、“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享受社会保障状况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24、“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对策的思考”,《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专辑,路策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出版。
25、“市场、政府与财政——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财政学框架”,《高师函授学报》2000年第8期
26、“论振兴我国财政的根本出路”,《湖北财税》(理论版)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
27、“从传统土地保障走向现代社会保障——关于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理论月刊》1999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28、“有限理性与制度变迁的渐进逻辑――对中国改革路径的一种理性认识”,《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