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正革生于1967年,武汉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首批桂子学者。涂正革教授于1997-2000年在湖北大学全日制学习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200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全日制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2003年1月-2005年1月在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从事研究助理(RA)工作。2005-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2012-201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学以及与此相关的工业生产力、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的研究。科研项目上,先后承担过近10项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和湖北省社科基金各1项;论文发表上,在《中国社会科学》(2篇)《经济研究》(4篇)《管理世界》《世界经济》(6篇)《经济学(季刊)》(3篇)《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成果获奖上,2008年系列论文《中国的工业增长模式》获得湖北省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论文《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获得高等学校优秀科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论文《环境、资源与中国工业增长的协调性》(《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获得武汉市第12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中国碳减排的路径与战略选择》获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015年高等学校优秀科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获得武汉市(第 15 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1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获湖北发展研究奖(2018-2019年)二等奖。
一、学历及工作经历
2012.11-2013.11 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6.5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5.8-2007.9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合作教师海闻教授、肖耿教授
2003.1-2005.1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研究助理,指导教师:肖耿教授
2000.9-2005.5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西方经济学专业,指导教师:林少宫教授
1997.9-2000.7 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王少平教授
二、研究领域
1. 绿色生产率研究方面: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增长的指数理论、非参数生产、成本前沿模型理论,以及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模型研究。
2. 环境经济学: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与环境技术效率。
3. 能源经济学: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数分解分析。
三、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按时间倒序)
1. 胡天杨,谌仁俊和涂正革(通讯作者):“环境信息披露评价与市场价值:第三方机构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2022年第11期,第150-176页.
2. 涂正革,王昆和谌仁俊:“经济增长与污染减排:一个统筹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22年第8期,第154-171页.
3. 涂正革,程烺和张沐:“中国营商环境地区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首篇)2022年第7期,第3-25页.(《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转载)
4. 胡天杨,涂正革:“绿色金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效应与抑制效应”,《财经科学》2022年第4期.
5. Zhengge Tu, Yu Cao and Jiayang Kong*. The Impacts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Projects on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tmosphere 2022, 13, 1269. https://doi.org/10.3390/atmos13081269.
6. 邓辉,甘天琦和涂正革:“大气环境治理的中国道路——基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探索”,《经济学季刊》2021年9月第21卷第5期,P1591-1614.
7. 涂正革,王昆和甘天琦:“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绿色新动能”《东南学术》(双月刊)2021年9月第5期,第148-158页.
8. 涂正革,周星宇和王昆:“中国式环境治理:晋升、民声与法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双月刊》,2021年3月第2期,第44-60页.(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年第7期全文转载)
9. 涂正革,金典和张文怡:“高污染工业企业减排:“威逼”还是“利诱”?——基于两控区与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政策评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5月第3期.
10. 涂正革,邓辉,甘天琦和谌仁俊:“中央环保督察的环境经济效益:来自河北试点的证据”,《经济评论》2020第 1 期.
11. 涂正革,周涛,谌仁俊和甘天琦:“环境规制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工业排污收费改革调整的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第12期.(CSSCI-5)
12. Zhengge Tu, Tianyang Hu*, Renjun Shen:Evalua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ITI disclosure,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9, vol.55, p111-123.(SSCI, Economics Q1, IF 2.106)
13. 涂正革,陈立:“技术进步的方向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5月第3期,第119-135页.(CSSCI-5)
14. 涂正革,甘天琦和王昆: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农业农业补贴政策效率损失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第39-49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9年第7期全文转载.(CSSCI-4)
15. 涂正革,甘天琦:“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力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三期,第165∼178页.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9年第9期全文转载.(CSSCI-4)
16. 涂正革,王秋皓:“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评价及动力研究 ——基于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门限回归的证据”,《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18卷,第47-56页.(《新华文摘》2018第11期论点摘编,被人大复印资料《统计与精算》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17. 涂正革,张茂榆,许章杰和冯豪:“家庭收入、大气质量与公众健康——基于CHNS的微观证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6期.
18. 涂正革,邓辉和甘天琦:“公众参与中国环境治理的逻辑:理论、实践和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3期(双月),第49-61页.(《高等学校文科学生文摘》2018年第4期观点摘录;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人民日报《国家治理》周刊2018年12月第四期全文转载P35-50)
19. 涂正革,叶航和谌仁俊:“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5期(9月),第44-54页.(被《高校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第6期转载)
20. 涂正革,傅立权:“SO2排污权交易在中国的理论红利核算”,《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6卷,第3期,第52-62页.
21. 涂正革,谌仁俊: “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经济研究》2015年第七期,p60-73.
22. 涂正革,谌仁俊和韩生贵:“中国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一期.
23. 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与中国可实现的潜在收益,2014,工作论文(涂正革、傅立权).
24. 涂正革,韩生贵:“碳减排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1期,第147-154页.
25. 涂正革,谌仁俊:“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中国工业经济》,2013(9),31-43.
26. 涂正革,谌仁俊:“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省级工业数据的证据”,《经济评论》,2013(5).(被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13年12期全文转载)
27. 涂正革,王玮: “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广东社会科学》. 2013(01).
28. 涂正革,谌仁俊.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9.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78-94页.(2015年获得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优秀科学成果三等奖)
30. 涂正革:“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第34-46页.
31. 涂正革,刘磊珂:“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经济评论》2011年第二期,p55-65.
32. 涂正革,肖耿:“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第41-54页.
33.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SO2)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月,第9卷第1期,第259-282页.
34.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93-105页.
35. 涂正革:“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8年第1期,p29-35.
36.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P90-102.
37. 涂正革,肖耿:“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七卷第1期,第185-210页。
38. 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双月刊)2007年第4期,p49-57.
39. 涂正革:“台湾本土银行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论“金控”革新成效及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金融研究》(理论版)2007年第10期,p41-57.
40. 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2”,《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p47-5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9期全文转载)
41.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2007年第4期,pp14-36;
42.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第57-81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01期全文转载)
43. 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效率动态变化的分析”,《世界经济》(首篇)2006年第2期,p3-10.(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6期全文转载)
44.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首篇)2005年第3期,第4-15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45.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4期, p50-62.(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10期全文转载)
46. 王少平,涂正革,李子奈:“预期增广的菲利蒲斯曲线及其对中国适用性检验”,《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2001年第4期,p76-84(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04期全文转载)
47. 涂正革,曾庆龄:中国政府投资对GDP效应的超外生性检验”,《世界经济》1999年第11期,p22-26.
48. 涂正革,王少平:货币替代对西方汇率影响的协整分析”,《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p31-35.
四、科研项目
1. 主持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湖北新发展格局构建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22HZJS03),立项时间:2022年9月,资助经费20万。
2. 入选2019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项目内容: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政策改革与创新,资助经费50万。
3.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的机制、路径和政策体系研究”(18ZDA051),立项时间:2018年11月,资助经费60万。
4.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测算研究”,立项时间:2018年。
5.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方共治下的工业企业绿色生产转型研究”(16BJY062),立项时间:2016年6月,资助经费20万。
6.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研究领域培育计划“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综合改革研究”(CCNU16Z02008),项目起止时间: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
7. 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智库专项研究项目“绿色发展研究数据库”(CCNU16ZK033),项目起止时间: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
8. 主持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大气污染治理机制研究”(16ZD006),项目起止时间: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
9. 入选2009年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内容:“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研究(NCET-10-0409),项目起止时间: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资助经费20万元。
10. 主持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与中部地区工业增长模式研究(08AJY032)”,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资助经费15万元。
11.主持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境、能源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项目编 号:07BJY019),资助经费9万元。
五、获奖情况
1. 2021年1月9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获湖北发展研究奖2018-2019年度二等奖。赵凌云、涂正革、谌仁俊、陈立中和甘天琦。
2. 2018年9月论文《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涂正革、谌仁俊。
3. 2017年3月论文《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获得武汉市(第1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涂正革、谌仁俊。
4. 2015年9月论文《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独撰),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科)。
5. 2015年2月系列论文《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独撰)获得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6. 2011年2月论文《环境、资源与中国工业增长的协调性》(独撰)获得武汉市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 2011年3月论文《环境、资源与中国工业增长的协调性》(独撰)获得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 2009年9月4日论文《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第一作者)获第四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教社科政字(2009)第155号)。
9. 2009年5月5日《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系列论文)》(第一作者)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鄂政发(2009)26号)。
10.2006年博士论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11.2007年博士论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张培刚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