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和23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的财商教育活动在水果湖第二中学顺利举行。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的风险防范意识,普及金融知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5月21日的活动中,主讲人张禹婷以“保险知识进校园,守护成长伴我行”为主题,将保险比作“生活保护伞”,通过两个生动的小视频,展示了打篮球骨折医保报销、暴雨天手机进水获赔等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同学们直观理解保险在应对“万一时刻”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助“风险金字塔”模型,清晰划分了高频小风险、中概率中损失、低频大灾难三类场景,引导大家认识不同风险层级的保障需求。在第二阶段,主讲人用趣味类比解读保险核心概念,如“保费=众筹买‘后悔药’”体现众筹分担风险的本质,“保额=盾牌防御值”“免赔额=自扛伤害值”等比喻,让抽象的保险术语变得通俗易懂。通过“保险家族图鉴”,将医疗险比作“奶妈”、重疾险比作“战士”、车险比作“机械师”、宠物险比作“召唤兽补给包”,生动展现常见险种的功能特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案例板块,主讲人模拟真实场景,带领同学们识破理赔误区,掌握“条款破解”技巧。互动问答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会辨别“什么都保”“全选否更快通过”等销售话术陷阱,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5月23日,叶宝婷同学围绕金融监管主题,用假设性的提问方式结合日常生活向同学们提出问题,然后再层层深入话题,讲述金融监管的机构与职责,并举出实例让金融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之后还针对青少年群体,详细地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借助金融监管知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方法,比如如何识别合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遭遇可疑金融活动时的应对策略等。主讲人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加深他们对金融监管知识的理解。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回答主讲人提出的问题,并勇敢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与观点。主讲人也耐心为他们解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期间,同学们对金融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对保险方面的强烈兴趣与求知欲,分享自己理解看法。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积累了许多金融知识,还逐渐树立起理性风险观,掌握科学投保技能。同时,通过了解金融监管知识,提升了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此次财商教育活动通过趣味化讲解、场景化教学、互动化体验,成功地为同学们打开了认识保险和金融监管的窗口。活动促进了华中师范大学与水果湖第二中学的合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同学们在活动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他们未来生活中宝贵的财富,帮助他们在面对金融风险时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