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动态】经管学术沙龙·南湖博士生学术论坛(第3期)

来源: 作者:黄菠发布时间:2025-11-15浏览次数:


11月13日下午,经管学术沙龙·南湖博士生学术论坛(第3期)在南湖综合楼10060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商学院王鹏国教授作专题讲座,主题为:“Writing Economics Research Papers”。活动吸引了我院十多名师生积极参加。

王鹏国教授结合自身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的投稿与审稿经验,系统梳理了经济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核心逻辑与常见误区。他强调,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需要严谨的实证设计,更应具备清晰的故事主线——从“为什么重要”到“如何证明”再到“意味着什么”,环环相扣。

首先,就语言规范问题,他首先强调,英文论文写作的核心不是语法正确,而是思维清晰的英文表达。他指出许多非英文作者陷入两个极端:一是错误使用中译英词汇,导致张冠李戴。例如,将新冠疫情翻译成“new Corona”等;二是过度使用复杂句式,导致行文晦涩。因此,建议将“in order to”改为“to”、将“whether or not”改为“whether”等。真正好的论文,追求的是“简洁、准确、有力”。

其次,在结构层面王教授重申写作框架。在Introduction中,不能是简单的背景和文献罗列,而应像电影预告片一样要讲清问题、缺口与边际贡献;Methodology 需清晰到让同行能复现,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该在发表之后,能够被复现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Results 中不只是展示数字,而要讲出数据背后的故事。同时在得出结论时,需要根据模型和数据说话,不能凭空得出结论;Discussion中则必须回应核心问题,论文研究结论和建议对政策制定、市场机制或理论体系有何实质性推动?他特别提醒,不需要逐条罗列出所有的结论,只需要写出关键的结论和意义即可。

最后,在互动环节,多位博士生就论文结构优化、审稿人反馈应对、以及如何提升理论贡献等具体问题与王教授深入交流。一位博士研究生提出“英文期刊是否具有数据偏好?”王教授回答“经济体量大、更发达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论坛最后,郑承利老师总结道,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写作技巧的传授,更是一场学术思维的启迪。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期论坛继续搭建高质量的学术对话平台。

审核:陈娟 张宇 陈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