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2025年6月2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库区环保志愿者的回信精神指引下,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鸿鹄实践队丹江口分队深入库区,以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丹江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青年实践。
学思践悟,探寻护水新机制
上午9时,实践队抵达丹江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小水滴"志愿服务项目展开专题调研。在联合会负责人的引导下,队员们深入参观学习了“网格化包保”“专业清漂船队”等创新机制,着重了解当地16万注册志愿者如何依托“每月护水日”“党员先锋岗”等制度,构建起全方位的水源守护体系,由此揭开丹江口水源地保护的立体图景。队员们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了当地居民保水护水的责任感与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 1 实践队在小水滴志愿服务实践联合会参观学习

图 2 与守水护水先进典型开展座谈会

图 3 队员体验志愿服务小程序
躬身实践,共护碧水映初心
下午,实践队深入牛河林区凤凰山村开展生态调研。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随着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水质持续改善,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显著提升。调研结束后,实践队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库区周边进行清漂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充分利用上午所学理论知识,携带工具对两处汛期垃圾堆积点进行清理。他们手持钳夹深入草丛拾掇塑料废弃物;俯身扯出石滩间缠绕的旧渔网;挥动网兜拦截水面漂浮物。欢声笑语中,河滩焕然一新。队员们将保水护水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库区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以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图 4 凤凰山村村干部介绍相关概况

图 5 实践队员入户实地调研

图 6 实践队员在库区周边进行清漂志愿服务
遇见青山绿水,齐绘生态长卷。从理论学习到具体实践,队员们亲身体验到“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日复一日的坚守,也深刻认识到“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在心灵深处烙下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生态担当。

图 7 实践队结束清漂志愿服务后于河滩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