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创新路径,提升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实践能力,2025年6月25日至26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鸿鹄实践队郧西分队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围绕生态农业转型、绿色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实践调研,挖掘乡村产业创新的活力与潜力。
实践队首站来到湖北口回族乡,聚焦当地“种植-养殖-生态循环”的产业创新模式。队员们深入调研节水灌溉、有机肥使用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详细了解牛羊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绿色饲料配比等创新经验。村民们分享“生态种养既降本又增收”的真实案例,让队员们看到了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转型的巨大空间。

图一:入户调研
沙沟村探索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创新结合,推行“三化两分法”垃圾分类体系,通过“积分超市”和“积分账台”等激励机制,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将环保行为转化为经济收益,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这种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图二:听村干部讲解生态治理方式
香口乡的蔬菜基地探索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实现了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种“科技+农业”的创新模式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参与,形成区域联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图三:生态基地合照
土门镇上坪生态渔业基地将生态养殖与现代科技创新融合,通过构建循环养殖系统,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和废弃物资源化,养殖的金鱼和锦鲤凭借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这一模式提升了渔业的经济价值,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图四:参观学习渔业基地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鸿鹄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产业创新的蓬勃活力。从生态农业的科技赋能,到垃圾分类与激励措施的结合,再到特色渔业的循环发展,郧西县以创新为驱动战略,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发展之路。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图五:渔业基地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