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王治教授与博士研究生彭星星合作论文“How monetary policy and supply chain shocks impact the consumer energy prices”在国际能源经济领域顶级学术期刊《Energy Economics》(《能源经济》)录用刊出。《Energy Economics》是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之一,属于ABS三星期刊、中国科学院和JCR双一区TOP期刊,经济学类SSCI影响因子排名第一(1/597),2025影响因子为14.2,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主要观点
文章围绕全球能源价格波动、供应链冲击与宏观经济政策响应机制展开研究。基于新凯恩斯理论,运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与多尺度小波相干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货币政策与供应链波动对能源价格在短期和长期的非对称传导效应及其随时间与频率演化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供应链压力的负向冲击在短期内会促进能源价格上涨,而宽松型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导致能源价格下降;长期的供应链正向冲击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提升能源价格,供应链的负向冲击则对能源价格存在抑制效应;此外,通过时变小波相干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冲击、供应链冲击与能源价格之间存在较强的时频一致性关系,但该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与频率域下表现出异质性。该研究在我国经济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双循环”新格局下,提供针对性的能源与宏观调控政策具有现实意义与政策启示。
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贡献:第一,首次将供应链冲击、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整合于同一分析框架中,系统探讨其不对称关联性;第二,通过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和长期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呈现不对称特征进行分析,弥补以往相关研究未能明确区分短期与长期动态效应上的研究不足;第三,研究还结合时变小波相干分析法,基于傅里叶谱技术,系统性检验供应链冲击、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变量之间随时间与频率变化的动态关联关系,拓宽相关领域研究视角。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988325004220
审核人:谌仁俊 周雨菡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