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经管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
归巢共筑梦,实践同兴乡
2024级本科生洪雨赴镇远县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志愿者参与送春联活动,为40余户家庭拍摄全家福,共制作13期系列视频宣传镇远古城。从薪火传经人到家乡推介者,她发现家乡的每寸土地都藏着故事。她愿做讲述者,继续以行动勾勒家乡的崭新篇章。

2024级本科生杨潇涵深入基层实践,担任宣传委员,参加企业参观、基地调研、助农宣传等活动,完成6篇推文和4部视频。杨潇涵说:“此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更深化了我对家乡发展的认知,未来我将坚定以青春力量助力家乡建设的使命。”

寻绎岁华程,感悟赤字情
戎装换农装,振兴绽锋芒。2023级硕士研究生吴鸿雪前往安徽省全军乡熊家河村开展调研,充分体悟到“兵支书”的军人本色和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军人特质、筑牢党建根基、创新产业模式和聚焦民生福祉不仅是吴鸿雪的调研感悟,更是乡村振兴可以借鉴的现实路径。

追寻领袖初心,探秘竹山新程。调研竹山县过程中,2022级本科生杨婷婷所在的实践团队从多维度了解当地发展,通过参观标志性地点、走访重点企业见证脱贫与乡村振兴成效。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当地群众的深入交流,杨婷婷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和决心。

寒冬育新芽,托管筑未来
学院“经彩同行·爱心托管”社会实践队赴武昌区武重青少年空间开展“爱心托管班”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多元课程+作业辅导”助力学生成长,加强家校合作,运用数字化教学,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激发孩子兴趣。团队成员表示,教育是双向成长的过程,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是他们坚持的动力,更是教育价值的生动体现。

2024级硕士研究生陈芮僮怀着对志愿活动的满腔热情踏入宜昌市西陵区苏家榜社区。通过前期的线上培训和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他如愿走上讲台。在给社区中的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的同时,陈芮僮也得到了极大的的锻炼,收获了独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践基层点滴,感时代巨轮
寒假期间,2024级本科生张琳钰加入“我们做得队”志愿服务队去往武汉市的一家疗养院进行实践活动。在亲身感受和与养老院各工作人员以及老人们交谈了解的过程中,她深深体悟到当下社会的发展变迁,国家和社会给予老人越来越多的爱和关怀。她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老龄化浪潮下的养老服务的发展建议。

劳动淬匠心,实践砺精神
2023级本科生戴成凯深入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从装袋螺丝螺母到整合零配件,他亲身参与繁忙而有序的工厂劳动中,深切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及“工匠精神”的精髓。通过这次劳动实践,他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种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将会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溯校史红脉,承先辈荣光
寻访英雄城,追忆恽代英。2022级本科生黄舒卉跟随恽代英足迹寻访团的脚步,回顾了恽代英同志在广州从开创黄埔军校政治工作新局面,到勇挑苏维埃政府秘书长重担,再到以坚定话语鼓舞革命者秉持韧性、无畏失败的卓越贡献。

2024级本科生李佳锦来到江苏常州恽代英纪念馆,从实地参观、史料研读和心得交流三方面开展实践调研。“华师的红色基因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一代代先烈用生命写就的精神史诗”。未来,李佳锦将传承华师精神,以学铸魂、以行践志、以责明心。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收官,但经管学子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在社会大课堂中积累的经验、收获的成长,将成为未来前行道路上的宝贵财富。相信在未来,经管学子们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