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与31日,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金融教育实践中心联合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两次走进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分别为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送上"校园贷风险识别"与"金融市场初探"两场财商课程。连续的教学实践既帮助同学们筑牢安全防线,也向他们推开了认识金融世界的第一扇窗。
10月29日的课程由李玉洁担任主讲。课堂以"你了解校园贷吗?"的提问开场,同学们在娓娓引导中逐渐说出"免抵押、秒到账、低息"等关键词。主讲人随即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展示"借后不用还""仅凭身份证即可放款"等常见骗局造成的严重后果,迅速提升了大家的警惕性。
在随后的情景模拟环节,志愿者给出"客服要求先交保证金""声称逾期不会影响征信"等典型话术,同学们分组讨论应对策略,并上台演示"如何拒绝""如何核实"。踊跃的发言和掌声把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课程最后,主讲人带领学生复盘"一看利率、二查资质、三留凭证、四告家长"四步防骗要点,为青春期第一次可能的"借钱需求"系上安全带。

10月31日,八年级课堂把视角从风险防护延伸到金融世界的整体轮廓。志愿者借助动画短片和生活比喻,对"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概念进行拆解,让同学明白资金如何从储蓄流向投资,再到支持实体经济。
"假如收到1000元压岁钱,你会怎么打理?"随着这一贴近生活的问题抛出,各小组成员迅速进入状态:有人主张全部存银行,有人提议购买低风险货币基金,还有人想尝试定投指数型基金。志愿者结合不同方案,即时讲解收益与风险、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平衡原则,帮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体会"投资决策"背后的基本逻辑。课堂结束时,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对金融知识进一步学习的期待。

两场活动均采用"案例导入—情景体验—互动输出"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视野,也为我院志愿者提供了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平台。未来,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金融教育实践中心将继续与水果湖第二中学保持长效合作,开发更多契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财商模块,为培养具备理性消费、风险防范和初步投资素养的新时代中学生贡献高校力量。
审核:陈娟 张宇 陈依婷